2015-12-01, 周二 10:32
冬天来了
冬天来了,
秋风收走了最后一片落叶。
呼啸的北风叩开了冬的大门,
露出了冷峻的脸。
修理厂的炉火在欢快地歌唱,
红红的炉火无人光顾。
我们勇敢的修理工人,
不俱北风走进了修车的战场。
冰凉的扳手是亲切战友,
凉凉的水泥地是修车的床垫。
扳手锤子叮咚响,
迎来了一辆辆待修汽车开心的欢唱。
车辆的报修是集合的号令,
汽车的欢鸣就是我们的希望。
我们工作在平凡的岗位,
企业的发展就是我们的梦想。
又见老蔡的诗!题材总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如此贴近。赞!
提几点小小建议:
一、“扣开”当作“叩开”。
二、“滑趣”的脸,一来有生造词语之嫌,二来所指不明,风打开门,是屋内的人看见了风还是风看见了屋内的人?屋内的人不是工作人员就是旅客,肯定不能说他们“滑趣”,所以这里应当是指“调皮的风”,但无形的风在无所依托的情况下又如何能见?所以这一句还可以再斟酌。
三、空调“挲挲”响,“挲”字有三个读音,三种意思,但一般都没有用它来作拟声词的,通常都用“沙沙”。
四、写了办公室空调,但没有写办公室的人和工作场景;服务班烧了炭火,围满了人,这些人是服务员?驾乘人员?旅客?不写清楚的话,还以为我们工作人员都没在服务,而是躲在这里烤火。
五、“顾光”应该是“光顾”,为押韵进行了倒装。但还是觉得有点生硬。
六、“英勇”的修理工人,用词似乎有点过了。
七、“不俱严寒”当作“不惧严寒”。
八、“冰凉的扳手是亲切伙伴”,这句很好很强大,不过既然是“战场”,“伙伴”不妨改称“战友”。
九、“修车的战场”,出现两次,但没有层层递进的感觉,显得有点重复,前一个可以改为“走进了车间”。
十、“车辆的唤修就是召唤的火光”,“火光”可能也是为了押韵,并与炉火照应。但意思有点含糊,且游离于“战场”之外。是不是可以改成“车辆的报修就是集结的号令”,虽然少了一个韵脚,但新诗隔行押韵是完全可以的。
十一、“汽车的欢鸣”与前面“汽车欢快地歌唱”意象重复了。
十二、“祖国的繁荣”一下子拉得太高,不妨就着眼于我们企业的发展吧。
十三、整诗,我觉得主要是写修理工,那么前面关于办公室、服务班的一些内容完全可以删掉。
以上,谨与蔡兄商榷。
谢谢指导,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