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湘运情结
父亲是老湘运人,我是吃湘运饭长大的,我是湘运的儿子。
上世纪的1987年,我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正好父亲因工伤提前退休,在父母的劝说下,我放弃了求学的梦想,抵父职到湘运芷江分公司工作。
当年我只有15岁,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好像还不到就业的法定年龄。当时的经理是何长云。我被安排在乘务岗位工作,每天很早就要来单位报到,随车售票,天黑才能回家。隔天要随车夜宿乡里一次,第二天从乡里发早班车出来。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对后来的工作帮助很大,从芷江到县内的各个乡镇的站点、公里、票价我都熟记于心。
半年后,我来到了分公司保修车间,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工。看到父亲做了一辈子汽车修理,我不是很愿意接他的班。母亲认为修理岗位不错,既学到了一门技术,又不像汽车驾驶员工作有安全风险。我只有顺从父母的意见。
对于年少的我来说,不愿意长期从事又累又脏的修理工作,在两年的时间里我自学了全部的高中课程。1989年,我参加了成人高考,考上了一所全脱产的经济管理学校。找到领导汇报,不同意我脱产学习。我只有就近读了中华会计函授芷江分校,取得了中专文凭。
在搞修理的5年时间里,我除了上班就是学习,很少与外界交往,幼稚的像一名学子。在这段时间里,芷江分公司由盛而衰,期间,曹述常和李安邦担任过分公司经理。李安邦因为工作能力欠缺,只干了3个月。
1993年,芷江的客运班线基本被个体户占领,单位精简人员,我下岗了。下半年,田志刚接任经理。田经理的到来,为分公司的发展带来的活力。虽然政策的大环境对个体户有利,但他大力发展客运车挂靠经营,加强车站建设和管理,收取进站费和劳务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时,我承包了一台客车跑芷江-怀化线,后又经营怀化-镇远线,由于经营不善,于第二年亏损后退包。
田经理考虑到在单车承包时期我对他工作的支持,安排我到客运办公室上班,成为一名客运稽查员。客运办公室全称为芷江县运管所客运管理办公室,由县运管所和湘运芷江分公司联合执法,专门管理芷江县城内客运车辆的规点进站,过境客车按照规定的地点上下旅客等工作。经营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是很遵守客运管理规定,稽查员和经营户打架扯皮的事经常会出现。经过锻炼和洗礼,我逐渐由一名比较斯文的男生转变成为做事干练、敢于管事的带队人。期间因为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班长、副主任。
上个世纪末,唐长来接任经理,他是一个思维敏捷、勇于创新的人。2001年,芷江-怀化线开通快巴;2002年芷江-怀化线开通普客;分公司成立稽查队,管理公营车的营收监控工作,我初任稽查员,后提拔为稽查队长。在稽查岗位上,我尽心尽力、秉公执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得罪了许多人(包括许多单位职工和家属),但为了国家和单位的财产不被侵犯,我认为是值得和无怨无悔的。
2005年,芷江城市公交公司成立,我任运行主管。公交公司对于怀运集团芷江分公司来说,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我负责制定各项规定制度、运行制度和建立各种基础资料并实施运作。在公交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当年效益情况良好。
2011年10月,经分公司研究决定,我出任综合办公室主任,这是领导对我的考验和信任。
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办公室主任是领导的左右手,是领导和员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员工的贴心人。但所做的都是繁杂和琐碎的事情,包括接待、汇报、传达、写稿、做记录等等,但我没有畏难退缩,而是扎扎实实把工作干好。
任职期间,我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坚持练习硬笔字和毛笔字,学习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积极向怀运简报和怀运网站投稿,两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在为人处世方面,我遵循“低调做人、高标做事”的原则,既把工作做好了,又搞好了群众关系。
2013年8月,唐经理调集团公司基建房产部任副部长,谢喜乐接任经理。谢经理对我委以重任,在担任办公室主任的同时,兼任公交公司经理。这下我更忙了,除了做好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又要操心公交公司的事情,这使我在工作中更加勤奋和任劳任怨。
现在,当年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很多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我对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和热爱。回想在湘运工作的二十多年,虽然饱经艰辛,但仍然值得记忆。这就是我,一个普通员工的湘运情结。
(田兴 201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