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衰败的原因与复兴对策

廖丽霞 提交于 2018-12-03, 周一 12:42
论坛

一、什么是企业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企业存在三类基本组织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典型的组织形式。现代科技学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构”,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二、企业的衰败原因

企业的衰败就像人生病,生病之前人的身体都会有些征兆,企业也不例外。在早期很难察觉却很容易治愈;在晚期很容易察觉却很难治愈。中国从来不缺乏管理方面的理论,但恰恰没有一种理论是在事发之前就能准确预见企业危机的。我们要探求的,就是从那些显性或隐性的征兆中,发现和制止企业如何避免衰落的规则。特此我结合自身管理者的角度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衰败原因:

1、企业领导者的狂妄自大

如果一个企业领导者不能对成功有个正确的认识,放弃了最初的价值观和管理准则,认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这个时候就会狂妄自大。这些对个人的发展及企业的成功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就如我们常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实际上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永远不要忽视你的竞争对手,记得一句特别有名的话,叫“毁灭你的与你无关”。就这种跨界替代你的竞争者,你都根本不知道在哪。所以企业不能忽视了成功是多个因素构成的,不是因为某个神一样的领导,做了个英明的决策,就可以成功了。

2、企业中存在“无效人才”

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产业不断升级,企业将发展战略型全部投放在“人才招聘”、“招兵买马”上面,并没有对人才开发、培养的本质有全面的认识。一个人才就是企业的一笔财富,如果一个企业的人才在不断的流失说明企业开始出了问题,正在上演着“劣币驱逐良币”。这虽然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但也适用于企业中。当企业内部不能形成能力与岗位待遇简单对应的理想人事配合关系,没有营造一种很好的“育才”环境,接下来就会使有能力者跟着混日平庸,或者另谋高就,当一个企业留下的都是一群“无效人才”时,后果可想而知。

3、企业盲目扩张

在现实社会中会看到很多企业发展做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有些企业在没有清晰的战略和完整标准化的运营管理系统下,在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盲目转型其他领域或扩张发展,无疑于拔苗助长。这时企业往往会因为在扩张过程中,人力资源跟不上来,总有天支撑不下去了,就会轰然倒下。

4、漠视危机

中国企业面对的危机很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各种危机事件更加频繁地曝光。一些制造业大省接连传来了工厂倒闭的消息:东莞和苏州两地数家万人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亡。这些都是因为企业严重缺乏危机意识、漠视危机所致。那什么叫漠视危机呢?实际上一个企业如果存在我上述所讲的三个情况,那这个企业就已经遇到问题了,这个时候就已经危机四伏了。当一些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个时候企业领导人把这些问题、遇到的困难,归结到客观环境的原因,而不是企业内部进行认真的自我分析,总认为熬一熬就过去了,没有正确地对待这些危机,而是采取了鸵鸟政策,把头埋起来。这样漠视危机就使得这个企业进一步的恶化。

三、企业从衰败走向复兴的对策

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逃过盛衰起落的客观规律,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完美,其实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麻痹和惰性。所以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了企业的衰败,企业领导者都不能任由衰败继续下去,要尽快终止衰败进程。让企业走向复兴之路,这既是领导者的责任,也是广大干部职工的诉求,更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领导者要以对企业、对全体干部职工负责的态度,找到企业衰败的根源,积极寻找企业复兴的对策,对症下药,消除那些可能导致企业衰败或死亡的隐患。

1、注重企业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岗位的需求和员工的实际情况,企业应对培训进行科学的分析,有系统地制订人才培训计划,协助员工完成人生职业规划,如工作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工作待遇的提升,从岗位职务的升迁到工作性质的过渡,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等,使职工有了奋斗目标,发愤图强与企业共命运。当然人才的建设关键是做好人才梯队的建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像人类延续生命一样经营下去。任何企业或组织所取得的成功,都是因为在每个层面上有尽可能多的领袖人物;所以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是现任领导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建立领导力提升方法培养系统迫在眉睫。

2、做到稳健中求进步

每一个企业都想进步,但首先要做到稳健。当然稳健不是说止步不前。所以企业领导者就要认真平衡好发展和风险之间的矛盾。不要只顾着向前跑,我们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发展,在做好人力资源准备之后,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搞清楚企业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是什么,把相关问题考虑清楚了,才能谋定而后动。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下保持稳步前进。

3、保证发展中求质量

质量是企业发展永恒的基础,它包括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试想一棵大树的树根扎得不够深,风一吹就倒,经不起任何考验,何以长成参天大树呢?过去我们整个经济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领导者要实现企业复兴,必须面面俱到,既要培优,把业主做好,也要补差,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实现企业的全面优化升级。规范行政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努力提高企业效益和质量。

4、实现变革中求创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等创新层出不穷,我们要在适应当下环境变革中力求创新,才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淘汰。但我们的变革,一定是循序渐进的。在建立和完善扎实的管理基础工作上,加强实物资源和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不断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有效运用企业资源,把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之一。

5、危机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每个企业都不能或缺的必修课。就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经常对他的员工说一句话“我们的企业永远离倒闭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纵观古今中外,倒闭在危机意识薄弱之上的企业比比皆是。培养危机意识,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恰恰是为了防微杜渐,避免过早地陷入绝境。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去认清变幻莫测的社会变化,提高对社会的警觉性,不要盲目乐观。让危机意识引导我们把一切不利的因素提前消灭,加强自我学习,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一个企业从起步到辉煌再到衰败,这就跟人生一样的,出生、成长、生病。中间必然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这个沉寂的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经的,也是必要的。只有经历了这个韬光养晦的阶段、卧薪尝胆的时期,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干部职工才能真切体会到兴盛企业的来之不易,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更主动、更积极地维护和推动企业的发展。


论坛

一、什么是企业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企业存在三类基本组织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典型的组织形式。现代科技学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构”,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二、企业的衰败原因

企业的衰败就像人生病,生病之前人的身体都会有些征兆,企业也不例外。在早期很难察觉却很容易治愈;在晚期很容易察觉却很难治愈。中国从来不缺乏管理方面的理论,但恰恰没有一种理论是在事发之前就能准确预见企业危机的。我们要探求的,就是从那些显性或隐性的征兆中,发现和制止企业如何避免衰落的规则。特此我结合自身管理者的角度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衰败原因:

1、企业领导者的狂妄自大

如果一个企业领导者不能对成功有个正确的认识,放弃了最初的价值观和管理准则,认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这个时候就会狂妄自大。这些对个人的发展及企业的成功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就如我们常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实际上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永远不要忽视你的竞争对手,记得一句特别有名的话,叫“毁灭你的与你无关”。就这种跨界替代你的竞争者,你都根本不知道在哪。所以企业不能忽视了成功是多个因素构成的,不是因为某个神一样的领导,做了个英明的决策,就可以成功了。

2、企业中存在“无效人才”

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产业不断升级,企业将发展战略型全部投放在“人才招聘”、“招兵买马”上面,并没有对人才开发、培养的本质有全面的认识。一个人才就是企业的一笔财富,如果一个企业的人才在不断的流失说明企业开始出了问题,正在上演着“劣币驱逐良币”。这虽然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但也适用于企业中。当企业内部不能形成能力与岗位待遇简单对应的理想人事配合关系,没有营造一种很好的“育才”环境,接下来就会使有能力者跟着混日平庸,或者另谋高就,当一个企业留下的都是一群“无效人才”时,后果可想而知。

3、企业盲目扩张

在现实社会中会看到很多企业发展做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有些企业在没有清晰的战略和完整标准化的运营管理系统下,在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盲目转型其他领域或扩张发展,无疑于拔苗助长。这时企业往往会因为在扩张过程中,人力资源跟不上来,总有天支撑不下去了,就会轰然倒下。

4、漠视危机

中国企业面对的危机很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各种危机事件更加频繁地曝光。一些制造业大省接连传来了工厂倒闭的消息:东莞和苏州两地数家万人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亡。这些都是因为企业严重缺乏危机意识、漠视危机所致。那什么叫漠视危机呢?实际上一个企业如果存在我上述所讲的三个情况,那这个企业就已经遇到问题了,这个时候就已经危机四伏了。当一些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个时候企业领导人把这些问题、遇到的困难,归结到客观环境的原因,而不是企业内部进行认真的自我分析,总认为熬一熬就过去了,没有正确地对待这些危机,而是采取了鸵鸟政策,把头埋起来。这样漠视危机就使得这个企业进一步的恶化。

三、企业从衰败走向复兴的对策

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逃过盛衰起落的客观规律,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完美,其实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麻痹和惰性。所以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了企业的衰败,企业领导者都不能任由衰败继续下去,要尽快终止衰败进程。让企业走向复兴之路,这既是领导者的责任,也是广大干部职工的诉求,更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领导者要以对企业、对全体干部职工负责的态度,找到企业衰败的根源,积极寻找企业复兴的对策,对症下药,消除那些可能导致企业衰败或死亡的隐患。

1、注重企业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岗位的需求和员工的实际情况,企业应对培训进行科学的分析,有系统地制订人才培训计划,协助员工完成人生职业规划,如工作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工作待遇的提升,从岗位职务的升迁到工作性质的过渡,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等,使职工有了奋斗目标,发愤图强与企业共命运。当然人才的建设关键是做好人才梯队的建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像人类延续生命一样经营下去。任何企业或组织所取得的成功,都是因为在每个层面上有尽可能多的领袖人物;所以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是现任领导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建立领导力提升方法培养系统迫在眉睫。

2、做到稳健中求进步

每一个企业都想进步,但首先要做到稳健。当然稳健不是说止步不前。所以企业领导者就要认真平衡好发展和风险之间的矛盾。不要只顾着向前跑,我们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发展,在做好人力资源准备之后,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搞清楚企业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是什么,把相关问题考虑清楚了,才能谋定而后动。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下保持稳步前进。

3、保证发展中求质量

质量是企业发展永恒的基础,它包括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试想一棵大树的树根扎得不够深,风一吹就倒,经不起任何考验,何以长成参天大树呢?过去我们整个经济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领导者要实现企业复兴,必须面面俱到,既要培优,把业主做好,也要补差,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实现企业的全面优化升级。规范行政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努力提高企业效益和质量。

4、实现变革中求创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等创新层出不穷,我们要在适应当下环境变革中力求创新,才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淘汰。但我们的变革,一定是循序渐进的。在建立和完善扎实的管理基础工作上,加强实物资源和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不断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有效运用企业资源,把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之一。

5、危机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每个企业都不能或缺的必修课。就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经常对他的员工说一句话“我们的企业永远离倒闭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纵观古今中外,倒闭在危机意识薄弱之上的企业比比皆是。培养危机意识,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恰恰是为了防微杜渐,避免过早地陷入绝境。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去认清变幻莫测的社会变化,提高对社会的警觉性,不要盲目乐观。让危机意识引导我们把一切不利的因素提前消灭,加强自我学习,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一个企业从起步到辉煌再到衰败,这就跟人生一样的,出生、成长、生病。中间必然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这个沉寂的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经的,也是必要的。只有经历了这个韬光养晦的阶段、卧薪尝胆的时期,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干部职工才能真切体会到兴盛企业的来之不易,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更主动、更积极地维护和推动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