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表会上想到的

唐群芳 提交于 2012-10-26, 周五 09:12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庄严的国歌声响彻全场,会场内一片肃静。每次听到国歌,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激动,不光是被庄严的气氛所感染,更多的是感到自豪、责任和压力。今天,我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参加怀运集团第四次党代会和五届一次三会代表大会,再次听到国歌,看到积极向上的怀运精英,听到关于怀运事业过去的回顾及未来蓝图的展望,联想到自已作为怀运集团的一份子所感受到的变迁,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邓总所作的行政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四年里,基础管理持续改善,效能水平日渐凸显。尤其指出以贯标为主,进一步强化内审力度,规范了各项管理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经营发展。而我印象深刻的变化也就是我站基础管理工作依靠贯标体系而得到的提高和持续发展。记得第一次接触标准体系是在2006年,当时被安排参加第一期贯标培训,被“顾客、产品、质量、可持续”等专业术语蒙得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如何与现行的管理进行关联,唯一期待的是集团公司能给出一个标准和固定的模式,我们照葫芦画瓢。并暗地里以为贯标是多此一举,不光浪费精力,更浪费财力。确实在最初接触的几年里一直在应付,并没有真正去学习体会、去融会贯通,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但是在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下,在跟着贯标体系专家进行了几次贯标检查后,渐渐地对贯标工作有了一些改观,尤其是在我站搬迁新址后,新的领导班子将规范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当时,规范管理的标准就是以贯标体系为标准,由此而更深地认识了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我们按标准体系的要求,从确定目标入手,通过目标来确定方针,划分职责,制定制度和标准,再通过制度建立记录和可持续改进的方法,并将各项记录指定责任人,一个清晰的管理脉络使我们的管理体系得以很快的建立,既科学,又便捷。

通过身体力行地接触贯标体系,发现它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系统、可持续改进的管理办法,以标准进行服务质量的策划、管理,不仅可以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还可以明确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和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规范了作业程序,并通过跟踪、持续管理及时发现和找出问题,进行有效纠正。

近年来我虽然对贯彻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而分公司也逐渐在贯标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我们的工作与标准体系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责任也会更大,但我相信,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指导和抓好抓紧不松懈的要求下,我们与标准体系的距离会越来越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会日渐增强,将会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唐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