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山
前几天一位老同学到外地旅游,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多张以白皑皑雪山为背景的唯美照片,这让我在不经意间想起了家乡的山,想起了那座千娇百媚、仪态万方的“仙峰”。
我的家乡是娄底双峰蛇形山镇一个名叫姚桥的幽静小山村,记忆中那座让我魂牵梦绕的山叫“仙人石山”,就坐落在村庄的东面。山并不高,山坡上全是村民们栽种的山茶树,山顶上有两尊不知何年自然生成的30多米高的巨石,从远处看那两尊并排的巨石就像一对情意浓浓的仙侣(或许这就是此山名字的由来吧)。个子稍高、身材相对魁梧的“男人”一只手作托举状,另一只手轻轻地环绕在稍显娇小的“女人”腰际,“女人”则双手托腮,默默地注视着远方,那闲适温婉的神情似乎在盼望、在迎接、在呼唤、在等待……
童年时,仙人石山旖旎的自然风光曾带给我许多不可言喻的喜悦、神秘和梦幻,30年过去了,至今它依然清晰地萦绕在我的脑际。不加任何修饰的仙人石山在阳光下异常迷人,微白的天空下,山体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雾霭泛起,乳白色的轻纱影影绰绰,两位“仙人”在飘渺的云烟中若隐若现,梦幻而神秘。过了一会,白雾渐渐散去,那高耸的身躯相继被霞光染成赤红、通红、火红、黄红色,紧接着又慢慢被染成古铜色,不断变换肤色的“仙人”与山坡上苍翠的茶树互为映衬,显得分外绰约多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被雨水洗浴过的仙人石山也别有一番风情,大雨过后,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来不及散尽的雾气一缕缕、一丝丝地缠绕、融合、交织,如淡雅的丝绸般在山谷缓缓飘逸,美轮美奂。此时,顺着山间崎岖的小道漫步而上,风是温驯的,还带着一股湿润的水汽和淡香,两旁的山茶树上,闪闪烁烁的露珠像漫天的星斗,颤悠悠地挂满叶尖,欢快的小鸟唱着歌,倏地一下,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兴奋地抖落一地细碎的“珍珠”......徜徉在这诗一般的画卷中,就会从心底生发出无限的激动和喜悦,那份舒适与惬意、纯净与满足,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仙人石山虽不及华山的深邃惊险,也不及嵩山的雄奇秀美;虽没有衡山的俊秀挺拔,更没有泰山的帝皇之光,但它以独特的憨厚、稳重和包容,给我留下了一生都无法忘怀的记忆。春天,漫山遍野的山茶花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和蝴蝶,也吸引着我们这些“游手好闲”的小毛孩。每天放学后,调皮的男生会用早就准备好的小毛竹(用小刀锯的)吸取山茶花里的蜜液,禁不住诱惑而又没有“装备”的女生就只能踮起脚尖,用手轻轻揽住茶树枝,然后直接用舌头轻舔山茶花黄色的花蕊,那粉粉、涩涩、甜甜的味道一度成了我记忆中一道不可战胜的美味。夏天,山茶树郁郁葱葱,就像一把把绿色的遮阳伞,走进去,犹如到了天然的空调房,让人暑气顿消,特别是树上那纯白肥厚的山茶泡更是让人垂涎三尺、流连忘返。秋天,树上的山茶籽熟了,沉甸甸地挂满枝头,青的像圆润的橄榄探头探脑,绿的像晶莹的玛瑙光彩夺目,褐的像饱满的荔枝你推我搡,黄的像丰腴的蜜桔俏丽无比,红的像熟透的柿子垂垂欲坠,真是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冬天,山茶树依然青翠,初下雪时,雪花如柳絮随风轻飘,慢慢地,雪花越来越大,不一会儿,雪花覆盖了小路、压低了树枝、隐没了小草……两位“仙人”穿上苍天赐予的白色绒衣,在寒风中巍然挺立、谈笑风生。
仙人石山曾是充满童真和稚气的孩子们的乐园,也是祖祖辈辈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两尊巨石就像两尊无所畏惧的守护神,时刻守护着山村的安宁与平和。在它们温情的注视下,村民们生活得安逸、幸福而快乐。对我而言,心中的仙人石山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驻留。生活中,每当遇到挫折和坎坷的时候,只要一想到它,我就好像找到了一种无需顾虑的安全感,在它无声的期许下,我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