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建设

李宏根 提交于 2011-08-10, 周三 12:56
论坛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管理,首先要深刻了解安全文化的真正内涵。目前,尽管全国上下各级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安全,但一些重大事故案例仍频频发生起伏不断。而造成这些重大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牢牢把握好“安全第一”这一思想主题,也就是让我们没有真正解决好“安全文化管理”这一核心问题,没有深刻了解安全文化理论的来龙去脉。

“安全文化”一词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实践提出的,更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而这个血的代价,就是在“最危险的地方”产生的,它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原则的总和。因此,要想抓好企业安全管理,就必须渗透“安全文化”的真正内涵。

首先,安全文化管理经历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依靠人盯人,用监督来保障安全,可以使人不敢违章。第二个层次,用制度约束来保障安全,使违章受限制,不便于违章。第三个层次,用技术手段来保障安全,可以使人不能够违章。第四个层次,安全文化管理可以做到有制度没制度,有领导没领导管理一个样,人已经不想、不愿意违章了。同时,安全文化注重突出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味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就像企业的灵魂和方向盘,又像一根无形的精神纽带,让大家知道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追求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其次,安全文化是补缝的黏合剂。比如一个新木桶,决定木桶容量的并不只是短板一个因素,也与板和板之间的缝隙有着很大的关系。安全工作不能仅仅被动地在补短上做文章,而应着力于主动补缝,这样才能形成牢不可破的力量。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显性的短板,更在于管理背后不显眼的缝隙。安全文化正是安全管理缝隙的黏合剂,也是安全管理的灵魂,更是决定安全制度和行为的核心因素。有什么样的安全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和安全业绩。

第三,安全文化是无形的软力量。大家都知道“冰山理论”这个故事吗?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冰山主体是隐藏在海面下的那部分。就安全工作而言,真正暴露在“海面上”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深藏在“海面下”的隐患才是真正的深水炸弹。所以说安全文化是无形的,不是短期能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因此,看一个管理者重不重视安全,不仅要看其是否善于抓眼前有形的东西,更要看其是否善于抓“水下面”看不见的东西。这不仅可以用来衡量其本质上抓安全的态度,也是衡量领导者作风的试石金。

第四,安全文化是管理的新境界。目前企业的安全管理手段都比较单一,正面临从粗放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型。由于缺乏统一的文化理念,一些管理者往往把“严格管理”理解为“命令”与“服从”。以为有了制度安全就有了保证,以为有了高科技手段,安全生产就可以高枕无忧,以为用简单的罚款就可以“搞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谎报“军情”,小问题变大问题,小隐患变成了大事故。因此,随着生产组织机构的不断调整,安全管理转型面临新的挑战,也就是说,单靠运动或急功近利抓安全的手段和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文化管理,把安全管理各要素综合起来发挥作用,把职工的能动精神充分激发出来,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变他律为己律,才能突破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安全管理更趋规范化、人性化、常态化。这是“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超越。同时安全文化管理作为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才能检验其内在价值,使企业建立起可靠和谐的安全保障体系,也只有这样渗透了“安全文化”的真正内涵,我们才能抓好安全管理,保证行车安全,从而减少和预防各类事故案例的发生。

论坛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管理,首先要深刻了解安全文化的真正内涵。目前,尽管全国上下各级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安全,但一些重大事故案例仍频频发生起伏不断。而造成这些重大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牢牢把握好“安全第一”这一思想主题,也就是让我们没有真正解决好“安全文化管理”这一核心问题,没有深刻了解安全文化理论的来龙去脉。

“安全文化”一词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实践提出的,更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而这个血的代价,就是在“最危险的地方”产生的,它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原则的总和。因此,要想抓好企业安全管理,就必须渗透“安全文化”的真正内涵。

首先,安全文化管理经历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依靠人盯人,用监督来保障安全,可以使人不敢违章。第二个层次,用制度约束来保障安全,使违章受限制,不便于违章。第三个层次,用技术手段来保障安全,可以使人不能够违章。第四个层次,安全文化管理可以做到有制度没制度,有领导没领导管理一个样,人已经不想、不愿意违章了。同时,安全文化注重突出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味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就像企业的灵魂和方向盘,又像一根无形的精神纽带,让大家知道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追求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其次,安全文化是补缝的黏合剂。比如一个新木桶,决定木桶容量的并不只是短板一个因素,也与板和板之间的缝隙有着很大的关系。安全工作不能仅仅被动地在补短上做文章,而应着力于主动补缝,这样才能形成牢不可破的力量。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显性的短板,更在于管理背后不显眼的缝隙。安全文化正是安全管理缝隙的黏合剂,也是安全管理的灵魂,更是决定安全制度和行为的核心因素。有什么样的安全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和安全业绩。

第三,安全文化是无形的软力量。大家都知道“冰山理论”这个故事吗?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冰山主体是隐藏在海面下的那部分。就安全工作而言,真正暴露在“海面上”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深藏在“海面下”的隐患才是真正的深水炸弹。所以说安全文化是无形的,不是短期能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因此,看一个管理者重不重视安全,不仅要看其是否善于抓眼前有形的东西,更要看其是否善于抓“水下面”看不见的东西。这不仅可以用来衡量其本质上抓安全的态度,也是衡量领导者作风的试石金。

第四,安全文化是管理的新境界。目前企业的安全管理手段都比较单一,正面临从粗放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型。由于缺乏统一的文化理念,一些管理者往往把“严格管理”理解为“命令”与“服从”。以为有了制度安全就有了保证,以为有了高科技手段,安全生产就可以高枕无忧,以为用简单的罚款就可以“搞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谎报“军情”,小问题变大问题,小隐患变成了大事故。因此,随着生产组织机构的不断调整,安全管理转型面临新的挑战,也就是说,单靠运动或急功近利抓安全的手段和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文化管理,把安全管理各要素综合起来发挥作用,把职工的能动精神充分激发出来,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变他律为己律,才能突破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安全管理更趋规范化、人性化、常态化。这是“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超越。同时安全文化管理作为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才能检验其内在价值,使企业建立起可靠和谐的安全保障体系,也只有这样渗透了“安全文化”的真正内涵,我们才能抓好安全管理,保证行车安全,从而减少和预防各类事故案例的发生。